9月23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2020)暨第十二届“黄河学高层论坛”在开封市开元名都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由河南大学、中国地理学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文物局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河南大学黄河文化研究院(筹)、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承办。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近40家单位的200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3万余人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参加本次论坛。
“河南大学依托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瞄准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黄河文明的发展和溯源、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等为主题,已连续举办十一届‘黄河学’高层论坛,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产生了广泛影响。”开幕式上,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介绍,在国内外相关单位及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河南大学在黄河文明、流域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成果,推动了黄河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流域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为进一步推进黄河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论坛上,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报告》。该中心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所所长赵宏波副教授代表研究团队,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科学基础、高质量发展指数评价方法及结果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报告内容。报告显示:黄河流域省域高质量综合发展指数整体呈东高西低格局,山东最高,陕西、河南次之,宁夏、陕西和内蒙古居中,甘肃、青海最低;各省在经济、社会、生态维度上高质量指数排名差异较大,山东在经济维度水平最高,内蒙古在社会维度上表现更优,陕西在生态维度上居黄河流域首位。地市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显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特征更为显著,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引领地位,且在空间上呈趋同趋势;指数位居前十名的城市依次为青岛、郑州、西安、威海、烟台、济南、东营、鄂尔多斯、日照、淄博,西部地区多数城市经济高质量指数相对较低,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本次论坛围绕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十四五期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将助力提升黄河学研究水平。来自高校、科研、水利、文物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展现黄河战略实施一年来的新成果、新思想和新观点,对进一步丰富“黄河学”学科内涵,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与会专家学者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十四五’规划”为主题,围绕“‘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十四五’黄河重大科技问题与‘黄河国家实验室’培育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协同治理与水资源利用”“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黄河变迁与黄河考古”等7个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设置“‘十四五规划’、黄河重大科技问题与国家黄河战略”“夏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路径”“黄河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三个平行圆桌论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