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正文

文明初曙: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作者:牛建强 杜明鑫   时间:2018-06-10   来源:黄河报   浏览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诞生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本文参考了侯仁之先生主编的《黄河文化》、李学勤先生主编的《黄河文化史》等著作,以及一些相关的考古报告,草成此文,以飨大家。

一、黄河文明孕育的自然环境

气候和土壤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黄河流域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发样地,与这里较为适宜的气候和较为肥沃的土壤条件密切相关。

现在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在远古时代,这里的气候比今天要好许多。根据有关研究,在距今1万年前后,气候开始变暖,冰川覆盖面积逐渐变小。距今8000年前,地球气候进一步变暖,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更为优越。从这时起,黄河流域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广泛在黄河流域出现。从距今8000年前到距今3000年前左右,黄河流域基本上都处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这一时期,竹子在关中平原和黄河下游广泛分布,大象、犀牛等分布在热带地区的喜暖动物,在距今3000多年的黄河下游地区广泛分布。此外,该期黄河下游地区河湖纵横,关中平原和汾河谷地河水丰沛,有较多的湖泊沼泽。上中游地带陇山上有弦蒲薮,六盘山上有朝那湫池,汾河流域有昭余祁薮,涑水流域有晋兴泽和张泽。下游平原湖泊更多,如山东境内的大野泽、孟诸泽、雷夏泽、菏泽、海隅薮、高鸡泊等。而且六盘山、陇山、秦岭、横山、中条山、吕梁山等山川原野,绝大部分被森林覆盖,其间夹杂着大片草地,郁郁葱葱。这样的气候条件和周遭环境,非常适合早期人类狩猎采集,繁衍生息。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黄河流域有着疏松而肥沃的土壤,十分适宜耕种。特别是黄土地区,在距今8000年前,就出现了脱离萌芽状态的最早农业。古代黄土高原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土壤中腐殖质含量较高,腐殖层较厚。再加上黄土结构较为疏松,对于使用石器等较原始生产工具的古代人们来说,比较容易耕种。此外,黄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包括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关中平原、汾河谷地及华北平原,也是重要的农业区。这些冲积平原,基本上是由黄土高原的黄土被侵蚀下来后重新沉积而成,土层深厚,颗粒均匀,既不呈沙性,也不黏重,适合植物根系向下生长。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使得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在此孕育生长。

二、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黄河两岸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存在。

在距今约300万年至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远古人类的踪迹。在已经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100多处遗址中,约70%分布在黄河流域。其中,1963年、1964年在陕西蓝田县公主岭发现的蓝田猿人化石,距今已有75万至65万年,是黄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其次是1927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距今也有70万年。此外还有山西襄汾县丁村的丁村人,陕西大荔县甜水沟的大荔人,山西阳高县许家窑的许家窑人,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苏河的河套人,距今1.8万年的山顶洞人,都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

进入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诞生了古老的农业文明。距今7000年至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广泛分布在河南中部的郑州、新郑、尉氏、中牟、密县、巩义、登封、长葛、鄢陵、郏县、项城、潢川等地。在出土的石器中,发现了石磨盘和石磨棒,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原始的粮食加工。于此同时期的磁山文化(发现于河北武安县),除了同样的石磨盘、石磨棒以外,还发现了腐朽的粟类谷物,说明当时这一带的人类从原始采集、渔猎转为农业生产。

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至今已经发现了上千处遗址,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甘肃东部、宁夏和内蒙古南部。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河南三门峡市庙底沟遗址都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仰韶文化时期,人类已经过着定居生活,能够建造房屋,并形成了聚落。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半坡遗址坐落在西安城东6千米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土,村落呈不规则圆形,南北较长,东西较窄。居住区约3万平方米,位于遗址的中心地带。半坡共发现52座房子,其中有编号的46座。聚落中心有一所面积达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大概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住房附近有200多个灰坑,大都是储藏粮食或其他物品的窖穴。此外,还发现70多个瓮棺葬和2个饲养牲畜的圏栏。居住区的中部有两条小沟,用来区分不同集团的界限。围绕着居住区,有一条深、宽各为五六米的壕堑,一般称之为"大围沟",这是为保护居住区的安全而开挖的防御设施。围沟以北是氏族公共墓地,发现有170座成人墓葬。沟东有窑场,发现了6座陶窑。

仰韶文化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粟和黍为主。半坡遗址中曾发现遗存大量腐朽栗壳的窖穴和装有粟粒的陶瓮、陶罐。姜寨遗址中曾发现过两处黍的籽实,都被盛在陶器内。此外在西安半坡遗址中还曾见到整罐的蔬菜种子,被鉴定为芥菜或白菜。这说明仰韶早期黄河流域的居民除经营粟等粮食作物外,还掌握了种植蔬菜的园圃技术。在种植业生产发展的前提下,黄河流域的动物饲养业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仰韶时期的陶器制作已相当成熟,特别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成为仰韶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仰韶文化前后持续约2000年,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基础。

在甘肃临洮县发现的作为仰韶文化西面发展分支的马家窑文化,距今5000年至4000年,遗址分布在甘肃、青海一带。它的基本特点与仰韶文化相同,也是以农业为主。

而在黄河下游地区,则是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早期文化。大汶口文化于1959年首先发现于山东宁阳县堡头村,而以泰安市的大汶口得名,分布在山东和苏北部分地区。继起的龙山文化是1928年在山东章丘龙山滇城子崖发现的,至今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辽宁以及湖北北部皆有分布。龙山文化的特点是以农业为主,畜牧业较发达,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由于各地的龙山文化在时间和特征方面有所差异,因而又分为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套龙山文化等。

龙山文化较仰韶文化有着明显进步。首先表现为农业产量的提高。在山东胶州市三里河遗址中,一个面积约为4平方米、深约14米的窖穴里藏有1立方米多的粟。此外,农作物的种类也有所增加,除粟、黍外,还种植小麦、水稻,以及油菜、白菜等蔬菜。生产工具也得到改进,出现了耒和石镰、蚌镰。制陶、制玉等手工业生产开始专门化,陶轮被普遍使用。挖土工具、凿井技术、金属冶炼已经在一些地区出现,甚至还发现了可能是早期文字的符号。

约在龙山文化晚期,黄河流域出现了城。1977年,在河南登封告成镇西约1千米的一个叫"王城岗"的台地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一座大约距今4000年的城址。这座城址坐落在颍水和支流五渡河的交汇处,东、南、西三面环水,北依嵩岳,四周都有天然屏障。由两座夯土筑成的东西并列的方形城堡构成。遗址内出土有大量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陶器多为沙质或泥质,灰陶较多,此外还有棕陶和黑陶等。

1979年,在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4千米处一个叫"平粮台"的土台上发现一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址,这是一座方形城池,城墙每边长185米,整个城的周长为740米。城墙呈下宽上窄的梯形,下部宽约13米。在南北城墙中间各有城门一座,南城门下还有1.7米左右宽的土路,路两侧还发现有对应的门卫房,室内面积约12平方米,四壁系用土坯砌成。在南门门道下和城内多处发现有榫口套接的陶制管道,应是城的排水系统。在城内发现有十几座长方形房屋,有的是夯筑高台基建筑,所有的都是用土坯砌成。同时,在城内还发现有陶窑、墓葬和灰坑等遗迹,并出土有铜渣等冶铜遗物。据碳14测定年代表明,平粮台城大约距今4000年。

此外,在黄河流域的其他地方也有城的发现,如山东阳谷的王家庄城址、内蒙古包头阿善城址、凉城老虎山城址等。

三、黄河流域早期文化的艺术成就

黄河流域不仅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也诞生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早在史前时期,黄河流域即已产生了许多惊人的旷世之作。

首先,史前时期黄河流域的音乐文化已远远走在世界前列。1984~1987年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一批属于裴李岗文化的骨笛,它们是采用猛禽的腿骨管截去两端关节再钻孔而成,形状固定,多为七孔。经过对一支七孔骨笛的检测,其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微调音阶。在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史前音乐文物中,无论在年代和可靠性上,还是在艺术成就上,舞阳骨笛都是无与伦比的。

其次,史前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绚丽多彩的原始舞蹈。1973年秋,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一座马家窑文化类型的墓葬中发掘出一只,"舞蹈纹"彩陶盆,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在陶盆的内壁绘着三组舞蹈图,每组5人,舞者手拉着手,面向一致,环绕盆沿,形成圆圏。从画面来看,舞者服饰划一,动作相对一致,头饰摆向一致,尾饰也均朝一个方向,这说明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用于某种固定目的的舞蹈。无独有偶,1991年春,甘肃武威市磨嘴子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一件残碎的舞蹈纹彩陶盆,经修复后,高约14厘米,口径约29.5厘米,腹径28.5厘米,底径11厘米。敛口,鼓腹,内壁以竖向弧线隔成两组图案,每组9人,舞者手拉着手,动作协调,显得粗犷、强劲,别有情趣。

除音乐和舞蹈外,史前时期黄河流域的绘画艺术也是十分绚丽多彩。最能代表当时艺术水平的莫过于绘在陶器上的彩色画面,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和在河南汝州出土的鹳鱼石斧彩陶缸最为典型。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在半坡遗址出土,泥质红陶,折沿,收腹,圆底。通体施赭红陶衣,内壁用黑彩绘有人面纹及鱼纹。人面圆形,额涂黑色,头顶饰尖状角形物,嘴旁、耳旁各有两条小鱼,两条大鱼游动于人面之间,构成了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充分反映了渔猎生活在原始社会的重要地位。

1978年,在河南省汝州市阎村墓地出土了一口圆筒状彩陶缸。该缸形体高大,通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0.5厘米。缸的一侧绘有一幅高37厘米、宽44厘米的彩色巨画。左边绘一鸟,向右侧立,圆眸长喙,短尾高足,口衔一鱼,全身洁白,形体健美,似鹳类鹭,风采迷人。右边绘着一柄竖立的有孔石斧,圆弧刃,缚于木柄上端,木柄中间有X形符号,下端有许多交织纹。从画面来看,绘者能够根据石斧、鹳、鱼的不同形象、内容和要求,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石斧和鱼用黑色线条勾勒轮廓,鹳则直接用色彩涂染形体。这是中国绘画艺术传统表现手法中两种基本形式——勾勒法和没骨法的早期雏形,体现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中国考古学大辞典》)。

四、黄河流域早期文化特点

首先,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具有鲜明的农耕特色。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黄河文化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河流域出现了原始农业,并逐渐成为这里的主要生产方式。作物种类不断增加,从最早的粟,到后来的稻、粱、菽、麦、黍,产量也不断提高。农业的发展使得家畜饲养开始出现,人们成功地将马、牛、羊、鸡、犬、豕驯化为家畜。该期手工业出现并渐与农业分离,制陶技术已相当成熟,纺织、木、漆器加工、金属冶铸等也已出现,为后世手I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分布数量庞大,并具有一脉相承的连贯性。在黄河流域之外的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其他地区,也存在着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它们的规模和发达程度较之黄河流域毫不逊色,但它们的分布数量却远不能与黄河流域相比,有的还只是个别现象,大多也缺乏前后的连贯性,有的甚至出现了文化倒退,甚至断层。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远古的蓝田人、北京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到后来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黄河流域始终处于最发达的地位。因此可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摇篮。

作者:牛建强 杜明鑫,原文刊于黄河报/2017年/8月/15日/第004版


【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中国 河南 开封/金明大道 | 邮编:475001/475004

版权所有 © 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07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