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道变迁的影响因素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自远古以来即显现出多泥沙的特点。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便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一石水即有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因此,黄河以"善淤、善徙、善决"著称于世。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在下游河床堆积,日积月累,不断增高,全靠堤防约束,日久便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如若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决改道。在长期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河水在北至海河、南达江淮的广大范围内摆动,形成巨大的河流冲积扇,即黄淮海平原。
据学者研究,有历史记载的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500余次,较大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6次为重大改道。所谓较大改道,研究者看法不一。我们在借助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就其中已取得共识的6次重大改道事件进行介绍。整部黄河变迁史可视为洪水和泥沙矛盾演变的历史,黄河下游洪水频发的主要因素在于泥沙,同时,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下面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历史时期影响黄河河道变迁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首先是气候因素,造成黄河水量小而变化大。黄河虽为我国第二长河,但其流经地区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蒸发量大,径流量极为贫乏。黄河上中游地区降水季节分布极不均匀,大都集中在夏秋的7至10月,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至70%,一年中一半以上的雨量往往在几天之内便倾泻下来。
其次是地质因素,造成黄河含沙量高。黄河的含沙量在世界河流中占首位。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黄土深厚,质地疏松,容易受到冲刷侵蚀。尤其是晋陕甘地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每遇暴雨,大量泥沙裹入黄河。下游河床日积月累,逐渐淤高,必须依靠堤防约束,最终形成了悬河。伏秋大汛时若防守不力,极易造成溃决或改道。黄河上游长3472千米,从青海源头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河流穿越高原,穿越峡谷。这里山高坡陡,落差极大,水力资源丰富;水多沙少,河水较清,流量均匀。黄河中游长1206千米,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这段河道夏秋多暴雨,沙源丰富,洪峰流量大,含沙量高,河道淤积与河段侵蚀交互出现。黄河下游长786千米,从河南郑州桃花峪到山东垦利县。这段河道坡降小,水流平缓,加之河道宽浅散乱,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日渐升高,几乎全靠大堤约束。河道滩面一般高出两岸地面约2至5米,有的甚至高达10米,形成世界上著名的悬河。
二、人为因素
首先是人类生活的影响。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这些都保留有人类活动的重要痕迹。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安阳等古都皆在曾经的黄河流域范围内。人类在创造华夏文明的同时,也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酿成灾害。研究表明,历史时期黄河中游曾是我国的暖温带林区,山上森林茂密,山下平原广野,植被覆盖良好,对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都有一定作用。但是,人为的不合理开发,特别是不节制采伐,使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植被遭受极大摧残,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河洪灾日益严重。
其次是战争的影响。历史上曾有利用黄河作为军事工具的事例,五代后梁为阻止李存勖南下,在今山东东阿县和河南延津县两次掘开黄河堤防,造成大范围的水灾。宋建炎二年(1128年),宋掘黄河以阻止金兵南下。1232年,蒙古军攻金国归德,人为决河,造成河水夺濉入泗。1938年6月,国民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这些人为决堤不但给黄河河道自身维系带来长远的负面影响,也给流域内的百姓造成深重灾难。
黄河河道变迁的历史分期
关于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改道问题,历来有多种说法。清人胡渭《禹贡锥指》》首创五大徙说,即周定王五年、王莽始建国三年、北宋庆历八年、金明昌五年、元至元中。后来研究者多循此说。
195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编纂的《人民黄河》》一书提出,较大的改道有26次。徐福龄先生提出5次大改道说,即周定王五年、王莽始建国三年、北宋庆历八年、南宋建炎二年、清咸丰五年。
上述诸说均有一定根据,周一良、邹逸麟、张修桂、王守春等学者则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观之,以不同时期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来把握和分期似更科学。据此,援引他们的研究成果一一加以说明。
一、战国中期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河道所经曾多次更迭。《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记载三道。两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海经·北山经》的大河下游大致北流至永定河冲积扇的南缘,向东经雄县、霸县一线,至今天津市附近入海;《禹贡》的大河下游在今深州穿过河北平原中部,在青县以东入海。《汉书·地理志》的大河则偏离了太行山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在战国中期前,上述三河道或互为主次,或同时存在,《汉书·地理志》多有记载。在古代,"河"为黄河专称。据《汉书·地理志》《冰经注》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十几条,皆应是黄河某次决口改徙后的故道。总之,上古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河身和流向是极不稳定的。
二、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初年(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构筑堤防,河道固定下来,即《汉书·地理志》所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支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时两岸宽达20.7千米,蓄洪能力强,大溜在堤内,不易发生决口。后渐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大片滩地,百姓筑埝护卫,在滩上垦殖,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道迫束,河身多曲,泄洪能力下降。西汉末年,在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黄河水土流失严重、在下游沉淀加剧的结果。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东决,史称"大河故渎"(又称"王莽河"或"王莽故渎")。这是黄河变迁史上有明确历史记载的首次重大改道。之后,大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着稳定的河形,而河、淮之间的水灾却持续了60年之久。
三、1世纪至10世纪(东汉至唐末)
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今河北大名东)的祖坟不受威胁,故不主张堵口,听任水流所至。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治河,又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这是黄河变迁史上的第二次重大改道。王景治河后固定的河道,是从长寿津(今河南濮阳县西旺宾一带)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河南范县南,在今山东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利津入海。此后,在近千年的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虽偶有决溢,但未造成大的改道。
四、10世纪至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
黄河泥沙经近千年的堆积,到唐末时黄河下游河口段逐渐淤高。该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为:河道的滑澶段河道狭窄,淤高迅速,为河工最险处。此处经常决溢,虽多次开掘支渠,然而并未获得预期效果。如海河段淤高为悬河,水流排泄不畅,多次北决,分流入海。到五代时,河道决口频率明显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即有一次决溢。至11世纪初,在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后,决口地点又上移至澶州(今河南濮阳)、滑州(今河南滑县东旧城)一带。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都在唐代的大河之北。总之,东汉以来的黄河下游格局已无法维持。宋庆历八年(1048年),商胡埽(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北流,经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这是黄河变迁史上的第三次重大改道。
五、1128年至13世纪中叶(北宋末至元)
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充竟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河为常。这是黄河变迁史上的划时代大事,也是黄河的第四次重大改道。浚滑之间原是黄河下游的窄道,由于这段河道的约束,河道决口后的摆动范围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东、山东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流经这段河道后,下游河道折向东或东南,在豫东北至鲁西南之间摆动,如金代见诸记载的有12次决口,该地区即占10次。
六、13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元至明中期)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黄河在原武、阳武、中牟、延津、开封、祥符、杞县、睢州、陈留、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处决口。分成几股:一股在中牟境内折而南流,经尉氏、洧川、扶沟、鄢陵等地,由颍水入淮。一股在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等地,由涡入淮。我们称之为黄河变迁史上的第五次重大改道。
七、16世纪中叶至1854年(明中期至清咸丰五年)
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叶)基本结束,"南流故道始尽塞" "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后至万历初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河道基本固定。之后虽有决溢,但旋即复归故道。清前期经大筑堤防,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的时期,而山东、苏北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江苏徐州至淮阴段兼作运河,是国家经济的生命线,所谓"咽喉命脉所关",因此,潘季驯的治河重点即在这一河段。大修两岸缕堤、月堤、格堤和遥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以实现蓄清刷黄的目的。到清初,河患重心下移至淮阴至河口段,故18世纪后徐州以下河道的河患最为集中。19世纪后,河道淤废不堪,决口连年发生,加上国内政治动荡而治河不力,新的改道灾难的发生已不可避免。
八、清咸丰五年(1855年)至20世纪50年代前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的铜瓦厢决口,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等县,又往东漫流至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分成几股。一股出山东曹州(今菏泽)东赵王河至张秋(今阳谷张秋镇)穿运,一股经河南长垣流到山东东明雷家庄后分成两股,皆向东北流至张秋镇。三股汇合后,穿过张秋运河,入大清河,从利津牡蛎口入海。这是黄河变迁史上的第六次重大改道。这次决口结束了黄河700多年夺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自渤海湾入海的故道。在此后的20年内,洪水在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县、砀山一线,东至运河的三角洲上随意漫流,直至1876年河堤全线告竣,黄河下游河道始趋稳定。
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和影响
根据数千年黄河下游河道频繁决口和改道的史实,并借鉴岑仲勉、邹逸麟、张修桂、王守春等学者的相关成果,可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历史上黄河决口所经故道大致分为北流的滱水、滹沱、御河、清漳,东流的漯水、马颊、济清,以及南流的泗水、汴水、涡水、颍水、濉水等河道。以清漳、漯水和汴水行水时间最长。
二、历史上黄河决溢地点变化有一定规律。有人对宋代京东故道(即北宋前期大河)61年间(从公元960年至公元1020年)的决溢地点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决口地点变化的趋势是,开始时常在河口段,以后逐渐向上移动。这种演变和泥沙沉积、河流运动的规律是相符合的。
三、历史上黄河决溢发生地与下游河道所经地貌条件有很大关系。如清咸丰以后黄河常在大清河段决口,就与河道由宽广骤然变窄狭有关。
四、历史上黄河河道变迁总的趋势是决口、改道愈加频繁。但若以某个特定历史时期而言,河床抬升并非直线式的,河道也出现过相对稳定的阶段。
黄河下游决口和改道对该地区社会生活、自然地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造成生命、财产巨大损失,吞没大量城镇,农田也因之沙碛化和盐碱化。1938年国民党政府炸开花园口 河堤,洪水一泻千里,淹没豫、苏、皖三省5.4万平方千米土地,死亡人口89万,受灾人口达1250万。土地沙化和碱化现象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具有普遍性。因为河道的泛滥和改道,其滚动范围很大,造成广泛的沙地、半沙半碱地和碱地。据《成历胙城县志·舆地志》载,胙城县(今河南延津县胙城乡等地)曾是黄河的流经地,黄河给当地带来了商机和繁华。跨河两岸四十里皆为居民。土地肥沃,无不耕种,"商舶往来,泉货充扨,民盛物阜"。后来沧桑巨变,黄河对当地的作用由利转害,"河溢县圮,河徙沙遗",官私财产遭受毁失,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土壤盐碱,沙丘围城。到了清雍正时,原本为河南卫辉府的胙城县渐失存在的理由。
其次,导致黄淮平原河流淤浅和水运交通衰落。黄河不断决口、改道以及大量泥沙的侵袭,改变了原有的水系面貌。如开封城南的朱仙镇始于宋代,明清时十分繁荣,有全国四大镇之一的美誉。由于黄河南泛的破坏,其发达的水运系统遭到破坏,最终走向衰落。
第三,造成平原洼地的湖陆变迁。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后,在冲积平原上形成许多起伏的岗地和洼地,决口附近又出现许多小冲积扇和沙丘。河北大陆泽原为一片洼地,因东面受黄河故道阻拦,水流在此聚积而成湖泊。以后黄河改徙,湖泊面积逐渐缩小。一些地区由于地势低洼,河水决入后宣泄不畅,逐渐形成新的湖泊。像山东的南四湖、安徽的洪泽湖以及苏北的高宝湖的形成就属于这种情况。
综上所述,数千年黄河的决溢严重影响了黄河下游平原地区的地理面貌,淤塞了河道,填平了湖泊,毁灭了城市,阻塞了交通。良田变为沙碛,沃土化为盐碱,洼地沦为湖沼。生产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凋敝。1949前,豫东、淮北、苏北等地早涝沙碱,灾荒连年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皆与黄河迁徙有关。1946年以来,人民治理黄河取得辉煌成就,伏秋大汛岁岁安澜,黄河由一条桀骜不驯、多致灾害的河流变成波平澜安、造福流域的河流。
作者:牛建强 杨培方,原文刊于黄河报/2017年8月8日/第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