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正文

源远流长:黄河文化概说

作者:牛建强 姬明明   时间:2018-06-10   来源:黄河报   浏览数:

大河、季风气候和半干旱区域造就了独有的黄河文化。有别于其他大河文化,黄河文化坚韧顽强、连绵发展、特色鲜明、博大精深。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关中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构成了黄河文化载体的核心。政治上的集权体制,文化上的礼乐制度,思想上的儒家伦理和其他学说,物质上的甲骨鼎彝和都城聚落等等,构成了黄河文化的本质内容。黄河文化在与周边的楚湘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文化体系的交往中不断壮大,从而形成兼容并包、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文化品格。最初,黄河文化只是一个区域性的文化,随着自身的熔铸、发展以及与历史时期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有机结合,从而演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建立起和世界经济日益紧密的联系。这进一步证明,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黄河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下,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黄河文化需要被传播出去,为人类的精神盛宴增加品类,为现代国际问题的解决贡献智慧。而中原经济区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也为黄河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带来契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黄河报》之约,我和我的研究生团队在较为系统地吸收学界既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黄河的河道变迁、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民俗信仰、商业城市、河流伦理、灾害治理等方面对黄河文化做较为全面的介绍,希望对新时期黄河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发挥积极作用。

黄河,中国第二长河,犹如一条巨龙,在中国北方广袤的大地上蜿蜒流淌。黄河地位独一无二,是中国的母亲河,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哺育了辉煌灿烂的黄河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黄河文化的生命力仍具绚烂色彩。如何结合当下的世情、国情,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使黄河文化永葆青春,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厘清黄河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发展轨迹,明确其在中华文化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内容、方式和特点。它既表现为哲学、宗教、科技、文学、艺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具体而显见的意识形态,又表现为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不易直接体察的深层民族心理素质。由于人们生存的环境不同,其社会实践不尽相同,由此产生的文化也就不同,于是不同的人类共同体、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也就拥有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即使在同一民族内部,也会因地理环境阻隔而形成风格各异的文化。黄河文化就是黄河流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达到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等等,是一种具有黄河地理特点的旱地农耕文化。

从地域范围来看,黄河文化空间范围极广,是一个以上游三秦文化、中游中原文化、下游齐鲁文化为主体,且包含三晋文化、燕赵文化等亚文化层次在内的庞大的文化体系。

黄河文化作为一种大河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择其要者胪陈如下。

1. 起源早,成熟快

黄河文化很早便诞生在黄河流域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根据考古发现,早在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就开始从事比较稳定的农业生产。1973年在河北武安磁山发现的磁山文化和第2页共5页1977年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都是距今7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文化,而在这些古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的粟类,还有猪、狗、鸡等家畜、家禽的化石以及石斧、石刀、石镰、石铲等生产工具。手工业也开始出现并得到发展,在裴李岗和磁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用陶片加工的纺轮。黄河中游文化区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遗物上出现布纹、绳纹、篮纹和席纹等,其纺织工具有纺轮、骨针和骨锥等。黄河上游文化区的马家窑遗址(距今约5300年)中发掘的纺织工具有石纺轮和陶纺轮。马家窑文化的柳湾遗址墓葬中,在人骨附近有布纹痕迹,应是麻布一类衣着。在黄河下游文化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布纹。中国的蚕丝纺织在殷商时达到较高水平,卜辞中屡见桑、丝、帛等字。可以说,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农业文化。

黄河文化不仅起源早,而且还较早地走向了成熟。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单字数量和笔画工整程度都表明其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因此汉字的起源应该很早,甚至可上推至夏。文字的产生又推动了黄河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使该区域最早出现了国家,迅速完成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夏、商、周三代,人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均在黄河文化圈内。夏人活动的区域,在黄河中游河南嵩山及伊、洛河流域以及晋南等地。夏建国后,都城几经迁移,但大都在这些区域。商族是在黄河下游发展起来的。成汤灭夏后,都于毫。成汤以后,国都虽有5次迁移,但也不外大河南北。周族兴起于黄河重要水系之一的渭水中游,灭殷后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又建立了东方重镇洛邑(今河南洛阳东15千米)。

2. 政治色彩鲜明

黄河文化的这一特征,是与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的特点相联系的。黄河流域的旱地农业经济必须以水利设施为基础。而水利设施的兴修和水患的治理,不是某个氏族部落所能胜任的,因此,要将人们凝聚在一起。一方面,要求人们共同关心、治理与他们的生存休戚相关的水利问题,以养成关心社会问题的文化心理。另一方面,治水斗争和水利灌溉事业也要求形成集中的社会权力,从而提出国家产生的客观要求。出于以上原因,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养成了关心政治的文化心理。儒家学说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逐渐形成的。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几乎把一切问题都看作是政治问题。在孔子看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即是一个政治问题。在孔子的观念中,读书学习也都是为了参与政治。政治问题在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中占有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这就是黄河文化、儒家精神的最重要的特色。

3. 同化能力强大

黄河文化绵延发展数千年,虽不断遭受外部文化的入侵,但始终保持其道统,究其原因,与黄河文化的特质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黄河文化受到严峻考验的是在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黄河文化一方面受到北方游牧文化的冲击,同时又面临着来自南方按江文化圈的挑战。而黄河文化以它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在这两种异质文化的冲击下得到发展,并增强了对异质文化的同化能力。之后,黄河文化虽然也曾面临过其他文化入侵的灭顶之灾,但这一文化传统未曾发生大的动摇,反倒同化了这些异质文化。

黄河文化的发展历程

黄河文化的发展过程,可以粗线条地划分为5个阶段。

1. 黄河文化的萌芽期

该阶段在时间上处于原始社会晚期,是黄河文化的萌芽阶段。黄河文化从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经仰韶文化,再到龙山文化,这一阶段,虽然没有文字,社会分工也尚未形成,但文化活动已经产生。裴李岗遗址中出现的人头、猪头和羊头等陶塑品,仰韶文化中出现的彩陶艺术,都说明此时期黄河流域的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已有了具体内容。在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中还发现了几十种刻画符号,有的符号出现了五六次,有其固定的含义,可以看作是文字的起源。河南龙山文化中,还流行以猪、牛、羊、鹿的肩胛骨为材料制成的卜骨。人们烧灼卜骨,观察兆文以解释吉凶。这既是原始的宗教神学思想,又是人们对自然环境、人生命运等问题进行探索的表现,是原始精神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2. 黄河文化的形成期

此阶段在时间上大致涵盖夏、商、周三代,是黄河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字的产生是该时期最重要的事件。由于文字的出现,文化开始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单独系统,从生产活动中独立出来。该时期,黄河文化的一些重要精神特质开始产生。

首先,农业文化特征比较鲜明。这主要体现在为农耕服务的天文学和历法学的发展上。传说,夏已有了历法。商的历法已设置闰月。殷墟卜辞中有许多关于天象观测的记录。周时,人们观测恒星,以二十八个星座作为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并依据这些星座,来确定天体的位置。这在古代天文学上是很大的进步。

其次,重人事而轻鬼神、重实际而黜玄想的传统文化精神发端于此。虽然那个时代的人们还无法真正摆脱对天命和鬼神的迷信,但已开始注重现实生活的重大问题,并用一定的原理加以解释。周代的人们吸取殷商灭亡的教训,把治国的立足点放在现实的人事上。《尚书·洪范》这部周初的哲学著作,开始用水、火、木、金、土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和发展,而不是把一切都归之于人类生活经验之外的玄妙莫测的天帝。

最后,"民为邦本"的观念开始产生。周初的最高统治者周王虽然自认为是受天命而王天下的"天子",但"汤武革命"的事实使他们感到"天命靡常",要维持自己的天命,还必须顺从民心。"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上》)。周公把天意和民心联系起来,形成"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这就是"民为邦本"思想的发端。

3. 黄河文化的鼎盛期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宋代,是黄河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黄河文化孕育出汉唐的政治开明、经济繁荣与文化兴盛,成为中华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时期黄河文化达到鼎盛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黄河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积极吸收、融合异质文化,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该时期共有3次规模较大的文化融合活动。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游牧文化,南方的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都向黄河文化圈的中原地区汇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施行了大一统的政策,各种文化相互融合,而黄河文化成为新的整合文化的核心。魏晋南北朝是又一次大的文化整合期。黄河文化在该期接触并吸收了来自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文化和江南地区的优秀文化。继之而来的是开放的唐代。唐人以博大的胸怀,吸收了来自中亚、西亚、南亚的优秀文化,提高了自身的创造力。

其次,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在培养一大批精英分子的同时,也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与西方基督教文化掌握于神职人员不同,儒家学说的伦理色彩要求全体社会成员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提高遵守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同时,儒家学说教育的知识分子有一种任重道远的责任感、使命感,保持着大有作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些也是黄河文化达到繁盛阶段的重要条件。

最后,政治统一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黄河文化的早熟特点,使黄河流域率先出现国家形态,并迅速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而造就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政治上的大一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4. 黄河文化的衰落期

从元至清是黄河文化的衰落期。这种衰落首先表现在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文化中心与政治、经济中心的一致性,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特点。从唐代中期"安史之乱"开始,经唐末农民战争、五代时期的军阀争战,再到之后的异族进犯,黄河文化区域屡遭战火蹂躏,经济上受到严重摧残,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随着宋室南迁,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自此以后,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一直快于黄河流域,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大都产生于东南沿海一带。随着黄河流域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黄河文化也失去了昔日蒸蒸日上的活力。

其次,理学把儒学的纲常名教、伦理道德固定化、绝对化,使之失去发展活力。宋代理学以恢复儒学的道统为宗旨,把儒学的纲常名教、伦理道德固定化、绝对化,以至推向了极端,使之失去发展的活力。特别是元代以后,理学造成了全社会的思想僵化。读书人墨守成规、陈陈相因、空谈义理,不注重对事物的观察与分析,对身外之物采取消极观望、因循守旧的态度;科学思维长期受到压制,创新精神消失于令人窒息的思想氛围之中。国民要遵守"存天理,灭人欲"的行为准则,泯灭一切感性冲动,压抑一切生命欲望,严格束缚于"三纲五常"的律条之中,整个社会的活力几乎被戕灭。

最后,社会文化模式的定型和僵化,使黄河文化失去创造力和包容性。政治上大一统、经济上重农抑商、思想上独尊儒术、科学上务实致用的社会文化模式在该时期定型。在这一文化模式中生活的社会成员:思维方式上强烈求同,强调共性,抹杀个性,强调理性,戕灭感性,对新事物、新思想产生抗拒心理;经济上长期奉行"重本抑末"政策,以小农经济为主,不仅使人们形成了极其深厚的平均主义心理意识,而且造成了人们对工商诸业的极端忽视或鄙视。这一时期的黄河文化已失去了昔日吸收、消化异质文化的能力,再也没有盛唐时期那种对异质文化宽容大度的气魄了。

5. 黄河文化的新生期

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军事、经济侵略而渗透进来的西方文化,第一次向黄河文化提出了严峻挑战。此时的黄河文化已进入衰落期,没有足够的信心、勇气和生命活力对西方文化进行吸收、消化。西方文化是以近代大工业发展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黄河文化圈的社会经济条件根本无法为该类型文化提供发展的土壤。因此,黄河文化的再生,必须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根本性变革为前提,一方面要以现作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又要保持黄河文化的精髓。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真正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黄河流域的旱地农业文化圈也开始发生根本性变革,乡镇企业星罗棋布,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这些变化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改变着人们衣食住行的习惯,当然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思维方式。现代化建设,给黄河文化的再生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一个继承了黄河文化传统特质又反映了当代人们崭新精神风范的文化系统正在形成,黄河文化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

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

中华古代文明是"多元一体"的文明。所谓"多元",是指她的起源是多元的。根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并存着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这些文化都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然而,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却是"一体"的。之所以会出现"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因为相较于其他早期文化,黄河文化最先进入文明时代,其先进性和优越性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异质文化那种原先独立的发展进程被打断了,此后的每一步前行皆与黄河文化息息相关。就中华文明、的具体发展历程而言,中国古代文明区域以黄河文化圈为核心,不断将周围地区汇入中国古代文明的区域之中。夏代的中心区域尚局限于豫西与晋南等地,商灭夏后,商代的文明圈较夏代又扩大许多,而周灭商后,中国古代文明圈又经历了一次更大的扩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华夏文明圈。到了秦汉时期,则形成了空前的汉文化圈。

黄河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造了汉字,汉字成为联结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工具。维系一个社会存在的最根本条件是社会内部的联系,而联结一个民族最基本的工具则是语言文字。汉字既表音又表义的特点,使它超越了自然地域条件造成的语言障碍,起到了一种特殊的联结作用。居住在大河上下、大江南北,操着不同方言的人们都可借助这种统一的文字体系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拥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如果没有汉字,中国就不能成为今日之中国,就会变成像欧洲那样拥.有诸多民族和国家的构成状态。

其次,产生于黄河文化圈的儒家学说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如果说汉字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一种联结的作用,而儒家学说的功能则在于培育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范、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没有儒学作为基本内核,中国传统文化根本无法成为一个整体,也就没有今天如此强大、统一的中华民族;没有在世界人类文化中光辉璀璨、独树一帜的文化传统。

最后,黄河文化奠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基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多数领域都与黄河文化圈相关联。在天文历法方面,东汉南阳人张衡创制了浑天仪、候风仪和地动仪。在数学领域,东汉前期成书的《仇章算术》奠定了中国数学发展的基础。在医药学方面,则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医学家。如战国时期的扁鹊是我国中医脉学的创始人,汉末张仲景创立了六经分证和辨证论治的中医原则,三国时期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麻醉药早了近1600年。在科技领域,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张进入实用阶段。西汉的《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都是农业科技方面的重要著作。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学著作。如上所举都是在黄河文化圈中产生的,是黄河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重要贡献。

中原地区与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概括整个黄河流域文化面貌的一个大文化概念,如再具体划分,又可分为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西北文化区,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关中文化区、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区、齐鲁文化区等。这些文化区都有黄河文化的基本特征,但相互之间又有明显的差异。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绾毂南北,平原易野,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中原地区在整个黄河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代河南文化,既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又是黄河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弄清古代河南文化对黄河文化的贡献及其在黄河文化中的地位,对于今天河南的振兴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河南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裴李岗文化一仰韶文化一河南龙山文化一二里头文化(夏)一商文化等黄河文化早期发展的主要形态,都产生在河南境内。此外,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诞生在河南安阳,今天的汉字即由此演变而来。此二点雄辩地证明,黄河文化是从河南这方土地上产生、发展并逐步扩散开来的一个文化系统。

其次,河南一直是黄河文化发展和繁荣的中心地带。从公元前21世纪夏开国到1127年宋室南迁,在这3000多年的文明史上,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区域。虽然西汉、隋、唐曾建都西安,但河南作为中心区域的地位,一直未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古代河南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黄河流域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最后,历史上,河南地处天下之中,是黄河文化的重要核心地和发散地。宋代之前,中原地区长期扮演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角色,其影响力与辐射力之强不言而喻。南宋以降,中原地区虽失去了昔日的光华,但由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天下之中的地理区位,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明人张瀚《松窗梦语》云:"京师以南,河南当天下之中,开封其都会也。北下卫、彰达京、圻;东沿汴、泗转江、汉。车马之交,达于四方,商贾乐聚……彰德控赵魏,走晋冀,亦当河、洛之分。而南阳下蕲、黄,入襄、郧,又与淮、泗相表里。若民物殷阜,汝宁为优,而水陆道里为便矣。"可见,中原地区水陆畅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东西、南北地区沟通往来的枢纽。河南拥有如此优越的区位条件,自然成为官宦和商旅往来的必经之地。人口频繁接触和流动的同时,也将黄河文化带往其他地区,播撒传递,在异地开花结果。

将辉煌灿烂的黄河文化与时代发展主题相联系,摄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是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唯其如此,黄河文化才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牛建强、姬明明;黄河报/2017 年7月11日/第004 版


【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中国 河南 开封/金明大道 | 邮编:475001/475004

版权所有 © 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07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