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
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王国—帝国”说;王震中;1-14
历史与文明
从考古资料看黄河文明的形成历程——兼论中原地区文化的地位与作用;范毓周;15-20
跨越地域与历史的界限来重新审视黄河文明的文化意义——以中州文化与闽台文化的关联性为例证;陈支平;21-27
论殷卜辞中“河”的自然神属性;朱彦民;28-38
殷墟甲骨黄组卜步辞新缀;门艺;39-45
档案呈现的清中叶河南乡村社会——以59件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例;常建华;46-65
国家祀典、儒家理念与民俗信仰的冲突与交融——以北京东岳庙为中心的考察;高寿仙;66-85
田文镜对雍正时期河南“民害”的治理;王日根;86-94
民俗与文化
以河南为中心的明清中原庙会墟市与戏剧的关系;田仲一成;95-112
辽金戏曲的生成背景及发展的内在张力;赵兴勤;113-133
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改革与知识分子的参与;张召鹏;134-141
伏羲兄妹与南方民族洪水神话;刘亚虎;142-152
中国民间故事书写历史的转折——关于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林兰女士”与《民间故事》;高有鹏;153-165
“熊龙”辨——兼谈龙的起源与稻作文明;蒋明智;166-173
春节起源与黄河文明——兼谈河南春节的当代性问题;彭恒礼;174-180
皮影戏在台湾的传承与代际转型;邓琪瑛;181-189
传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构——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郜冬萍;190-197
专家访谈
黄河学与地域性学科发展;闵祥鹏;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