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公告

首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在洛阳举行结业仪式

作者:   时间:2018-08-03   来源:   浏览数:

2018年7月20日下午,河南大学首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在洛阳博物馆报告厅举行结业仪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绪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站长、汉魏故城工作队队长钱国祥研究员,洛阳博物馆副馆长高西省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常怀颖副研究员,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副主任、研讨班副班主任刘中伟副教授,河南大学公共考古中心副主任、研讨班副班主任侯卫东副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黄锦前出席仪式,河南大学公共考古中心主任、研讨班班主任张立东教授主持仪式,全体学员参加了结业仪式,仪式结束后主办方向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7月19、20日,研讨班老师带领学员以边参观边讲解的形式,现场考察了登封、偃师、洛阳等地的关键遗址、重要文物及博物馆,使学员们更加灵活直观地进行相关学习。

学员参观登封阳城遗址文物展

学员参观登封周公测景台

学员参观偃师商城博物馆

张立东老师在二里头工作队标本室为学员讲解

侯卫东老师在二里头工作队标本室为学员讲解

二里头工作队副队赵海涛向学员们介绍二里头遗址

学员参观洛阳博物馆

学员参观二里头遗址

刘绪老师讲座

刘绪老师解答学员提问

结业仪式上,高西省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和学员来到洛阳博物馆考察,表示首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的成功举办意味着“夏文化”仍旧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值得各位老师和学员深入研究,这种研讨班十分难得,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相关方面取得更多的成就。

钱国祥表示“夏文化”是考古学界的一个研究重点,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二里头就是学界的重要发现,举办“夏文化”研讨班能够培养更多夏文化研究者,期待学员们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夏文化”。

常怀颖在发言中指出:“许多考古学家在很年轻时就提出了重要的判断或者有了重大的发现,本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是首届,但是同时也是业内第一个以夏文化为主题举办的研讨班,填补了学界这方面的空白,能够使更多年轻的考古学者关注“夏文化”,对于‘夏文化’研究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研讨班未来能够越办越好,不断扩大影响力。”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研究生、学员代表刘威感谢组织本次研讨班的老师们,表示通过多样的方式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有很大的收获,也与各高校的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增进了感情,期待与各位老师同学再次相逢。

刘中伟感谢了主办方和学者们的大力支持,总结了五天来学员们的学习情况,认为学员们学习认真,不怕天热和劳累,积极互动,虽然五天的时间很短,但是学员们也都有所收获,希望同学们将自己的所学所见所感都分享给自己的同学朋友。

本届研讨班采取会堂学术报告、课堂主题授课、现场参观讲授的形式就夏文化的重要资料与成果展开研究和学习,在7月16日至20日五天辗转开封、登封、偃师、洛阳四地,研讨学习了“夏文化”相关的重要材料和重大发现,增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河南大学与各考古单位的沟通与互动,学员都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能与各位老师同学再次交流。


【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中国 河南 开封/金明大道 | 邮编:475001/475004

版权所有 © 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07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